『新的開始』

歡迎參觀新加坡【香港之友】國際飲食協會之網頁,更歡迎閣下參與建設及提供意見;本會於2009年重新出發,也歡迎各界加入成為本會會員 (並不限於來自香港)

〔本 會 首 頁〕 〔本 會 會 章〕 〔理 事 成 員〕 入 會 表 格 〔電 郵 聯 繫 〕

德 運 Fortune Impex Pte Ltd --位置地圖

19, Tuas Bay Walk Singapore 637762 ---Tel:+65 6383 6688 / +65 6343 6688

2009年3月29日星期日

魚子醬 滋味多

魚子醬是用從魚身上的魚卵製成的醬,是「西方三大珍味」(另兩者為鵝肝、松露)之一。幾乎所有種類的魚卵都可被做成魚子醬,但最正宗的是鱘魚的魚卵。最上等的魚子醬是產自裏海中的鱘魚BELUGA、ASETRA、SEVRUGA的黑色魚卵做成的。魚子醬可以放入湯中或夾麵包來吃。
因為俄羅斯和伊朗兩國靠近裏海,所以兩國生產的上等魚子醬佔全世界市場的95%,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的阿穆爾河中也生產一種鱘魚的魚子醬。近年中國大陸的黑龍江也有生產魚子醬,與俄羅斯阿穆爾河出產的品種相同,但價格相對便宜,成為市場新寵。
魚子醬的品級越高,裏面的魚脂含量相對遞增,含鹽量則相對遞減。紅色的魚子醬要選擇晶瑩透亮,粒大包滿。
食用魚子醬時,最好用貝殼湯匙。
用「珠圓玉潤」四個字來形容魚子醬(caviar)的外形,可說一點也不為過,並且挑選魚子醬的過程,有如選購珠寶一樣。魚子醬像極了有顏色的珍珠,從黑、灰到橙、紅。如果它們不會變壞的話,想必女孩們都想把它一顆顆串起來,當成項練或鐲子配戴,盡顯風情萬種。
品嘗人間美味的魚子醬,淺酌令人醇醉的香檳酒,個人認為最好吃的魚子醬乃色澤光鮮、完整無損、大小均勻,入口時,味蕾有種輕微的「啵」的破裂感覺。入了肚後,口齒仍餘香。那種風味很純,帶一絲海洋的鹹味。細看之下,黑亮魚卵中,似有顆銀灰眼珠蹦跳出來的響聲。至於那些看來顆粒大小不均、破裂出水的魚子醬顯然不新鮮,或製作不當。若吃起來帶有金屬、霉味或酸味的,則根本是劣貸。
品嘗這道美味,最簡單的作法是魚子醬小餅。先準備帶點鹹味的小圓餅乾,在餅乾上抹少許酸奶油(sour cream),酸奶油上再鋪一點魚子醬即可。魚子醬本身已有鹹味,所以餅乾切記不要太鹹。
個人吃過的最貴也是最好的當屬 petossian 這品牌,後來朋友到莫斯科去也帶回同樣的東西,價錢卻只有我在德國買的十分之一,可見魚子醬的昂貴多半是經過市場價格哄抬的結果。這樣貴的東西理當一顆顆數著吃才值得。但並非人人買不起,尤其近年來從繁殖場培養出來的,據說味道不錯,價錢亦合算。
魚子醬開始問世,是因蘇聯、伊朗裏海的魚產豐盛才興起的。後來,為了免於有朝一日魚都被捕光了,自一九五O年代起,蘇聯每年自動撒下一億尾鱘魚(sturgeon)作為防範措施。
有人形容,鱘魚的樣子是介於蛞蝓和鱷魚之間,其身體最長可達二十八呎,魚齡也高達一百五十年之久。平均一條魚要到十二歲才能開始產卵。近年來,美國人嘗試以溫水來飼養鱘魚,成長速度加倍,估計約六、七年即收卵,此舉可望使魚子醬昂的情形略為改善,未嘗不是饕餮者的一大佳音。
--網上綜合

Read more...

2009年3月27日星期五

對味精的爭議

20世紀初面市的味精,曾經掀起飲食革命,直到今天它在餐飲界還備受爭議。這種白色結晶體到底對食物能起什麼作用?不用味精還能烹出美食嗎?味精到底是什麼東西?
近年來,標榜無味精的食肆越來越多,但也有人依然故我,按自己的習慣照用。到底味精是什麼東西,它可以安全食用嗎?它在烹調上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為什麼有人唾棄它,有人繼續用它?
●味精到底是什麼?好幾百年以來,有些中國和日本的婦女一直使用某類海草制成調味品,燒菜時加點進去,食物味道就特別濃鬱。1908年,東京大學教授池田菊苗博士研究發現,原來那些海草裡含有的谷氨酸,能使食物味道變濃。他把這種化學物質抽了出來,形成結晶體。腦筋轉得快的日本商人馬上拿了這個發現去賺錢,隔年味精就“出世”了。今天,全球約有20個國家地區生產味精,總年產量達40萬噸。
早年味精是從蛋白質含量豐富的天然食品如海藻中提取。如今味精是利用玉蜀黍、甘蔗和甜菜的糖分,通過發酵方法提鍊而成。這種自然發酵過程,幾個世紀以來也普遍用來制作啤酒、醋和酸乳酪。
味精的化學名稱為(Monosodium Glutamate),簡稱MSG,含有鈉(sodium)和谷氨酸鹽(glutamic acid)這兩種成分。 鈉是一種天然礦物質,可在食物中找到。它是保持細胞內外的礦物質平衡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物質,而且跟血壓的關系很密切。此外,鈉也負責肌肉收縮和神經信息的傳遞。谷氨酸鹽除存在于肉、魚、奶制品等蛋白質食物,人體也能自行制造谷氨酸鹽。這種物質在人體新陳代謝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實人體是分辨不出食物中的谷氨酸鹽和人體制造的谷氨酸鹽,經消化後,只要是谷氨酸鹽,人體都一視同仁。
●曾引發“中餐館症”上世紀60年代,味精曾引發對人體有害的爭議。1968年美國有不少人在中餐館用餐後出現諸如面部發熱、後頸麻痺、頭痛、口渴等症狀,大家都把矛頭指向味精,西方人聞味精色變,還把這些症候群叫做“中餐館症”。味精真的如此可怕嗎?有人對味精敏感,這是可能的,就好像有人對其他食物敏感一樣。但味精肯定不是引發敏感的原因,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到今天都沒有證據可證明味精會對人體健康造成長期或嚴重的傷害。味精可以安全食用,而味精導致脫發、頭痛等症狀,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說法。”早在1958年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就已把味精定為“普遍安全”,這是任何食品成分在美國所取得的最安全級數,同級的還包括胡椒、糖、醋及發酵粉。因此,味精的使用是安全的。保健促進局建議我們每天攝取不超過2000毫克的鈉。一茶匙的食鹽含有2000毫克的鈉。大家誤以為味精會引起過多的鈉攝取量,其實不然。味精的確含有鈉,但是,一茶匙味精所含的鈉只有食鹽中的1/3 。
味精可以安全食用,又可幫助增加食物的鮮味,使用少許味精,還可減少鹽的使用量,但要煮出好味道的菜餚,最重要的還是要挑選新鮮的食材。
--早報

Read more...

他們對味精之個人看法

陳堇發(沙田小廚主廚)味精適量可提味
越來越多人放棄味精,但沙田小廚的主廚陳堇發卻始終對它不離不棄。
陳堇發說:“味精用得多不好,但如果用得正確,少量的味精,其實是不錯的調味料。”
他說,味精用得太多,會使食物味道變質,效果適得其反,它甚至有礙健康,他就聽說有人因味精敏感而頸項抽筋的。
不過他認為,適量的味精可以達到提味的目的,這就好像吃魚翅,放兩滴醋,魚翅會更好吃一樣,而菜餚完全不放味精,煮出來的菜餚是家庭的味道,不是餐館味道。
任何東西都要有個法有個度,味精的使用也一樣。陳堇發說,味精有很多牌子,應選用品質好的,雜質少的,純正的味精,切忌把味精當作主要的調味料來用。
陳堇發做菜,也用幹貝和雞熬煮的上湯調味,味精是在調味後,才適量的放一點,作用跟放糖和鹽一樣。而湯類、燜的、煲的菜餚一般都不下味精。“比如燜的菜,菜裡可能已有南乳、腐乳、上湯,不用味精已很夠味。”
用味精學問還不只這些。市面上賣的味精基本上有粗針、細針和粉末三種形狀。陳堇發說,粗針狀味精,顆粒大,不易溶解,加入湯中無妨,但不宜炒菜;細針狀味精,顆粒小,較易溶解,適宜炒飯菜;粉狀味精最易溶解,但掌控不當,會凝結成團。他一般用細針狀和粉狀味精,因為質地較好,效果也佳。
陳堇發16歲入行,用味精用了30年,從來沒有食客投訴。他說:“你做的菜有90%的顧客覺得OK,這就可以了。”

譚國輝(和平飯店老板兼主廚)用上湯取代味精
味精這種白色的結晶體,看上去晶瑩剔透吸引人,外表與鹽、糖等調味料分別不大。味精的使用在東方社會包括新加坡、日本、韓國、中國、馬來西亞、泰國等地都很普遍,但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師傅不再使用它,和平飯店的老板兼主廚譚國輝是其中一人。
譚國輝在到新加坡之前,曾在加拿大鑽研烹飪藝術。在加拿大生活了9年,他發現:“加拿大人不習慣用味精調味,從那時開始我就不用味精,直到現在也已好多年了。”譚國輝道出他放棄味精的原因。
譚國輝在富麗華酒店屬下的富麗宮掌廚時,因把盆菜引進新加坡,並加以普及化而名聲大噪。不用味精,身為大廚譚國輝是怎樣留住顧客的心呢?譚國輝自有他的一套,就是一鍋熬上6至8個小時的上湯。這上湯的湯料主要是幹貝、老雞、瘦肉、龍眼幹和胡椒等。譚國輝說:“新加坡不能用雲腿,就得用其他食材替代,所以我在上湯裡加了幹貝和龍眼幹,我還加了胡椒,因為這裡買到的肉類不是冷卻的就是冰凍的,胡椒可以去掉這些肉的膻味。
“這些上湯材料一樣也不能少,比如老雞和瘦肉,只要少了其中一種,你就會覺得這鍋上湯好像少了什麼似的,不對勁。”譚國輝說,足料熬出來的上湯,既有肉的香甜,湯也清,所謂色香味俱全。
譚國輝的和平飯店,天天就靠這鍋湯“吃糊”,不論炒飯、炒菜就用這上湯調味,再以少許無添加味精的雞精粉和糖中和一下,便成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餚了。
用上湯調味,材料加上煤氣費成本肯定增加。譚國輝說:“成本雖然增加了,但你煮出來的菜餚更加美味,更受歡迎,多花一點錢還是值得的。”

司徒國輝(美食家)
堅持用天然食材調味
無所不嘗的美食家司徒國輝發現,西餐很少用味精調味,因為只要選用上等肉類就是天然的味精了。他說,中餐則不同,主要靠調味來使食物美味,許多人就選擇了味精。  味精有提味作用,用味精並沒有錯,錯就錯在人們盲目地依賴味精,有的還選用次等貨,這當然會引起食客不滿,甚至拖累了飲食行業,以致越來越多餐館食肆豎起“沒有味精”的旗幟,要與味精劃清界線,免得被食客嫌棄。
司徒國輝是美食寶典創辦人,也是美食指南“Makansutra”的作者。他認為,味精不是不能用,但要適可而止,而且必須選用上乘品質的,而他本身則堅持不用。
“炒一個河粉,最重要的是鑊氣和配料;煮一個蝦面,最重要的是湯煮得好不好,”司徒國輝說:“只要是真材實料,只要不偷工減料,只要肯下功夫,食物的味道打死跑不掉!”
司徒國輝可說是“真材實料”的崇拜者,他可以不惜成本和時間就為煮出一鍋好蝦面湯。通常他會先用老母雞、肉骨、蝦頭和蝦殼熬湯,他甚至會在湯裡加入大洋蔥頭、江魚仔或魷魚,然後撈起蝦頭和蝦殼,把它炒香,烘幹後,攪成粉末,再放進湯裡。這樣才能煮出一鍋他說的“味道打死跑不掉”的蝦面湯,根本不必加味精了。
不僅如此,司徒國輝還愛在蝦面湯中加入竹蔗、蛤蜊和蘇東。他說,這樣湯就更鮮甜了。
--早報

Read more...

你會使用筷子嗎?

如果有人問你:「你會拿筷子嗎?」你一定認為是個笨問題,因為天天吃飯都要使用筷子,不會拿筷子怎能吃飯、長大呢?可是萬一有人請你教他標準的拿筷子方法,那麼你可能馬上就發愁了,因為你自己的方法本來就不正確,只是熟能生巧,每餐都能胡亂地把飯菜弄近嘴裡而已。

在新加坡,懂得正確用筷子的相信已屬稀有品種了 。
之前曾經教過一位老外用筷子的方法,當時,曾用心琢磨過正確的姿勢,覺得我們心靈手巧的老祖先,真是智慧超強的,發明了筷子,不但使我們的「吃相」優雅,也同時訓練我們手眼的明快與靈巧。
拿筷子的方法
分解動作一:拿一隻筷子,像右圖那樣夾在右手虎口,用拇指和無名指使力(力的方向如箭頭所示)。
分解動作二:也是用一隻筷子,像拿鉛筆寫字一樣,用拇、食、中三指握著,然後把食中二指稍微伸直,同時把拇指移到食指第一關節處,成為右圖的樣子。同時屈伸食、中二指,筷子就能像圖中箭頭所示方向上下掃動。
分解動作三:按照上面說過的要領,同時拿兩隻筷子,就成為右圖的樣子了。注意:(Ⅰ)拇指始終保持伸直狀態,用力按在食指第一關節處;(Ⅱ)使用筷子的時候,拇指以下的四根指頭,儘量保持併攏。夾菜只是食、中二指輕微的屈伸而已。(Ⅲ)上方的一隻筷子,以拇指所按處為支點,做槓桿式的活動。
更多關於筷子

Read more...

2009年3月25日星期三

喝酒易臉紅,易罹患食道癌

(東京訊)喝酒容易臉紅的人可能要特別注意!日本研究發現,東亞民族的人因為體質緣故,有些人喝酒容易臉紅,而喝酒易臉紅者,罹患食道癌的幾率較高。  研究發現,日本人、韓國人與華人約有三分之一缺乏一種酵素,因此使得喝酒易臉紅,也更可能罹患食道癌。  專家表示,有些人因為體內的“乙醛去氫”代謝效率不佳,因此只喝了一點酒,臉部就容易漲紅;研究發現,喝酒容易臉紅的人,罹患食道癌的幾率比一般人高了6至10倍。 --早報

Read more...

保平, 保勝, 不保八?


其實老施有所不知,〈保八〉在中國共產黨來說,何嘗不是保命,保勝啊!

Read more...

2009年3月24日星期二

香港私房菜

香港私房菜是香港獨有的一種香港飲食文化,是指在住宅內小本經營的食店。由於它們並沒有任何經營食店的牌照,故通常均不會有任何宣傳,而是靠口耳相傳。光顧私房菜之前,必須預先訂位,容納人數一般不會多於10人。
私房菜的盛行,亦同時於香港掀起一片烹飪熱潮,飲食雜誌及食譜網站如雨後春筍出現。

---维基百科

Read more...

大陸救市勝美國

Read more...

2009年3月22日星期日

廚師為什麼戴高帽

在飯店、餐館裡,每個廚師都戴有一頂白顏色的高帽。對廚師戴白高帽的由來,還有一段十分有趣的故事呢。
據說,200多年以前,法國有位名廚叫安德範.克萊姆。他是十八世紀巴黎一家著名餐館的高級主廚。安德範性格開朗風趣且很幽默,又愛出風頭。一天晚上,他看見餐廳裡有位顧客頭上戴了一頂白色高帽,款式新穎奇特,引起全館人的注目,便刻意效仿,立即定制了一頂高白帽,而且比那位顧客的還高出許多。他戴著這頂白色高帽,十分得意,在廚房裡進進出出,果然引起所有顧客的注意。很多人感到新鮮好奇,紛紛趕來光顧這間餐館。這一效應竟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使餐館的生意越來越興隆。後來,巴黎許多餐館的老板都注意到了這頂白色高帽的吸引力,也紛紛為自己的廚師定制同樣的白高帽。
久而久之,這白色高帽便成了廚師的一種象征和標志,演變到如今,幾乎世界各地的廚師都普遍戴上了這白色的帽 子。白色高帽便成了廚師維護食品衛生的工作帽。

Read more...

2009年3月21日星期六

懷舊新加坡飲食業廣告




1992年5月09日 早報

Read more...

2009年3月20日星期五

菠蘿包

菠蘿包,亦稱波羅包,於上海和北京稱為菠蘿麵包,是一種普遍的甜味麵包。據說是原本稱為「俄羅斯包」。1960年代,因為菠蘿包經烘焙過後表面金黃色、凹凸的脆皮狀似菠蘿因而得名,所以菠蘿包實際上並沒有菠蘿的成分(在新加坡某些本地化香港茶餐廳是有內附菠蘿的)。
菠蘿包沒有餡料。菠蘿包的產生一種說法是因為早年香港人對原來的包子不滿足,認為味道不足,因此在包子上加上砂糖等甜味餡料而成。菠蘿包外層表面的的脆皮,一般由砂糖、雞蛋、麵粉與豬油烘製而成,是菠蘿包的靈魂,為平凡的麵包加上了口感,以熱食為佳。酥皮要做得香脆甜美,而包身則是軟身才好吃。外形亦與日本的蜜瓜包(或稱菠蘿麵包、甜瓜包)及香港的墨西哥包相似。
菠蘿包是香港最普遍的麵包之一,差不多每一間香港的餅店(麵包店)都有售賣菠蘿包,而不少茶餐廳與冰室亦有供應。一般作為早餐或點心食用居多。菠蘿包售價亦相當便宜,一般約港幣$1.5至$5不等,深受香港人歡迎。而除了在香港外,在南中國地區亦甚為普遍。
菠蘿包由於熱量、脂肪與膽固醇含量較高,曾被香港專家定為「十大不良零食」。

--維基百科

Read more...

2009年3月19日星期四

廚師故事

廚師-簡介 舊時代人們稱廚師叫“火夫”、“廚子”、“櫥役”等,是以烹飪為職業,以烹制菜點為主要工作內容的人。現代社會中,多數廚師就職于公開服務的飯館、飯店等場所。廚師一般需要先在烹飪學校學習並通過考試,以保證具備足夠的業務標準和食品安全知識。
廚師這一職業出現很早,大約在奴隸社會,就已經有了專職廚師。隨著社會物質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廚師職業也不斷發展,專職廚師隊伍不斷擴大,根據有關資料統計,21世紀初,世界廚師隊伍已發展到數千萬人,中國素以烹飪王國著稱于世,廚師力量和人數首屈一指。據有關資料表明,2008年,中國廚師總數愈千萬。這樣一個龐大的隊伍,在產業工人中佔了一個相當大的比重,在新加坡方面,相信比重也不相上下。

Read more...

香港盆菜

香港盆菜是香港新界的傳統食物,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是一種雜燴菜式。傳統的盆菜用木盆或銻盆盛載。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居入伙、祠堂開光或新年點燈,新界的鄉村均會舉行盆菜宴。

南宋末年,元朝軍隊南下,宋帝昺聯同陸秀夫、張世傑等人南逃避難。當他們路經香港新界錦田一帶的圍村時,得到村民盛情款待。但在倉猝之間,村民找不到足夠的器皿盛載食物,只好使用大木盆將菜餚放在一起,發展成盆菜。從此之後,每逢大時大節,村民都會享用盆菜。

盆菜的用料並沒有特別規定,但一般都會包括蘿蔔、枝竹、魷魚、豬皮、冬菇、雞、鯪魚球和炆豬肉,現時不少盆菜更可能包括花膠、大蝦、髮菜、蠔豉、鱔乾等。當中炆豬肉是整個盆菜的精粹所在,亦是最花工夫製作的。
盆菜的食物會按一定的次序一層疊一層地由上至下排好。上層會放些較名貴和需要先吃的東西,例如雞及大蝦;最下層則放些容易吸收汁液的材料,例如豬皮和蘿蔔。吃盆菜的時候,會由上至下逐層逐層吃下去。

雖然傳統上盆菜以木盆盛載,但現時大部份經已改用金屬盆或者陶瓷盆,方便食用之前加熱消毒;盆菜雖是香港產物,但在新加坡也流行多年了。

--维基百科

Read more...

2009年3月17日星期二

美國的諾可靠嗎?

Read more...

2009年3月16日星期一

大廚曝"廚房黑幕" 鴨肉泡羊尿......

大廚自曝"廚房黑幕" 鴨肉泡羊尿冒充羊肉
水餃、炒菜、烤肉串等是市民的日常美味,許多人下館子還喜歡點個三文魚、羊排等吃上一頓,但很少有人知道,在青島,所謂的“羊肉串”可能是泡了羊尿的鴨肉,炒川菜用的是“回收油”,水餃肉餡則是下腳料和骨筋肉,點的是活魚做菜卻用的是死魚……3月13日下午,青島市四方工商分局人民路工商所召集轄區內7家飯店的大廚,走上街頭向市民揭開餐飲行業的“廚房黑幕”。
由于是飯店廚師自揭行業內幕,此舉引起了附近市民的熱切關注。下午2時許,來自7家酒店的14名身著大廚服裝的廚師在四方區方中圓商業街一亮相,立刻吸引了上千市民過來圍觀和咨詢。
大廚們抖出的“廚房黑幕”,涉及魯菜、川菜等幾大特色菜係,包括燒烤、海鮮主食餡料等類別。經過現場真假羊肉、魚肚、娃娃菜,優劣肉餡、海蠣,添加色素的藕片、墨魚仔等各種實物的對比,大廚們讓市民對這些深藏不露的“業內絕密”有了直觀的認識,以及初步的鑒別能力。不少市民得知種種內幕後,不禁連連驚嘆。
  點菜點活魚 做菜用死魚
點菜時明明點的是活魚,可是菜上來了,魚吃完了,出去一看,剛才點的魚還在水裏遊來遊去——這種事情相信很多市民都遭遇過。人民路工商所所長張子平表示,“魚死後如果冷藏的話僅能保存一天一夜,如果常溫僅能保存一天,可很多餐館會把死了很久的魚或者冷藏的魚當成活魚做給顧客吃,其實這樣屬于欺騙消費者。”
識別方法:大廚指著面前兩盤做好的鱸魚告訴記者,死魚活魚的辨別“門道”就在魚眼。“因為魚沒有眼瞼,一旦死了眼睛是最先腐爛的,如果是鮮活魚做的菜,做好後眼睛基本完整,而死魚做好後眼睛基本不成形了。”
此外,新鮮的活魚做熟後,改刀處的魚肉外翻得厲害,而且用筷子輕輕一戳,魚肉很容易和魚骨脫離,魚骨上也不會有粘連的魚肉,但如果是死魚做成的菜,魚肉會顯得僵硬,不會有外翻,而且魚肉和魚骨會粘連不易剔除。
  鴨肉泡羊尿冒充羊肉
去年,四方工商分局在一起無照經營查處行動中,查封了一家烤肉店,其羊肉串竟是用鴨肉代替的。鴨肉的市價是8元左右一公斤,而羊肉的市價則每公斤34元,鴨肉冒充羊肉真是“劃算”。可兩種肉味道不像怎麼冒充呢?潔神飯莊的大廚稱,黑心商販為了讓鴨肉的味道像羊肉,會把鴨肉長時間在羊油裏浸泡,更有不法商販直接用羊尿來泡制,就是為了追求能有羊肉的膻味兒。
識別方法:“鴨肉和羊肉的區別,在生肉時能看出來。”潔神飯莊的大廚拿著羊肉串和鴨肉串告訴記者,羊肉和鴨肉的最大區別可從肥油上看出來,“羊肉的肥膘是白色的,鴨肉的肥膘是黃色的,另外,羊肉肉質細膩,而鴨肉的纖維粗糙,市民在購買的時候一定不要光看烤好後的模樣,還要仔細查看生肉。”
  川菜多用“回收油”
水煮魚 、水煮肉片等是比較受歡迎的幾道川菜,也是用油量比較大的菜品。據老川菜菜館的廚師介紹,用回收油、回收辣椒做水煮魚、水煮肉片是北方川菜的一大“頑症”。
識別方法:川菜館的廚師準備了兩盆水煮魚,優質油做出的水煮魚的油水清澈透明,顏色明亮,沒有任何雜質,魚片上也很幹凈。而回收油做出的水煮魚則油水十分渾濁,甚至看不清盆底的魚片,舀起發現油水中有懸浮的雜質,而魚片上也有斑斑點點的雜質。優質的辣椒是紅中略微帶黃頭,可反復回收利用的辣椒則呈黑紅色。 
  劣質肉餡包水餃
水餃的肉餡究竟用的是什麼肉?這是很多市民心裏的疑問。三合園的廚師揭露稱,一些小店鋪的餃子、包子用4元一公斤的下腳肉、骨筋肉等劣質肉做餡料。
識別方法:通過現場對比,劣質肉有明顯的血色,並有絲連,而優質肉餡則沒有血色,顏色剔透。餃子煮熟後,劣質肉餡的水餃也會透出發烏的顏色。
來源:央視網

Read more...

2009年3月12日星期四

茶餐廳

茶餐廳是一種起源於香港的食肆,提供糅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飲,是香港平民化的飲食場所。隨着香港人口的移動和香港文化的傳播,中國大陸、海外的唐人街亦開始出現茶餐廳。
茶餐廳的前身是冰室。早年香港只有高級餐廳(當時稱為西菜館或餐室)會提供西式食物,而且收費昂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人受西式飲食風俗影響日甚,冰室遂相繼興起,提供廉價的仿西式食物。冰室當時主要提供咖啡、奶茶、紅豆冰等飲品,配以三文治、奶油多士等小食,部分更設有麵包工場,製造新鮮菠蘿包、蛋撻等。後來冰室提供的食品種類逐漸增加,又與西菜館和餐室的模式結合,演變成為今日的茶餐廳,提供傳統中國小炒及歐美食物,後來更發展至晚飯小菜,款式可謂多元化。最早以茶餐廳名義經營的為1946年開辦的中環蘭香閣茶餐廳,1952年開業的蘭芳園則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茶餐廳。
時至今日,茶餐廳在香港飲食文化中的地位舉足輕重,2007年4月,香港政黨民建聯要求政府申請把茶餐廳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政事務局表示會進一步考察和研究,以確認茶餐廳是否符合入選資格。

在香港,茶餐廳遍佈各區,營業時間不定,通常由早上6時至凌晨1時,旺角等繁忙地區的茶餐廳更可能通宵營業。
茶餐廳是一種地道香港食肆,主要顧客是普羅大眾。其主要特色包括:
食品多樣化:茶餐廳供應了中式及西式的食品,更有不少香港獨有的飲食。這些特色食品,其實往往是顧客隨口而出,在其他好奇的食客跟隨而發展出來,可見香港茶餐廳文化的包容度。一間小小的茶餐廳菜單內往往有數十種食物,選擇繁多,顧客可以隨意搭配,以選擇合適的食品。講求效率:茶餐廳一般都不收小費,顧客光顧後自行到收銀處付費。而且不需要等候,由點菜至結賬都講求速度。每逢午飯時段,地盤工人、貨車司機以至辦公室職員都會同時光顧茶餐廳。不同階層、行業的顧客在茶餐廳內邊吃飯、邊高談闊論、閱讀馬經等,成為茶餐廳的一大特色。
食品價錢相宜:傳統食肆售賣的食品價錢通常比較貴。茶餐廳裏的一頓飯可能只需20多港元,茶餐廳裏的常餐、快餐會包含飲料,或免費提供清水或熱茶。不過由於現時通貨膨脹,有不少地區的茶餐廳在租金及人工的雙重壓力下,食品的價格已跟大集團的快餐店相差無幾。

--維基百科

Read more...

下一隻出現的是紅天鵝

Read more...

2009年3月11日星期三

懷舊新加坡飲食業廣告


1987年9月3日 早報

Read more...

2009年3月10日星期二

懷舊新加坡飲食業廣告



1987年5月27日 早報


Read more...

天鵝都黑色?

Read more...

2009年3月9日星期一

老婆餅

老婆餅是廣東傳統餅食,在香港是常見的食品,價廉物美
老婆餅又稱冬蓉酥,是一款廣東傳統餅食,在香港、台灣亦可找到。
老婆餅呈圓形,表面是一層酥皮,裡面則是冬瓜蓉,外面香脆,餡料香滑而不膩,新鮮出爐更佳。

老婆餅的起源有多個傳說,其中一個說法是古時一對窮苦夫婦,妻子把冬瓜蓉作餡製成圓形餅,並由丈夫在街市售賣,大受歡迎。丈夫便將餅命名「老婆餅」以感謝妻子。
老婆餅的由來另有一說,在從前,有個老婆因為公公生病了,家裡沒錢替公公治病,所以自願賣身為奴,深愛老婆的老公為了贖回妻子,努力研發了一種美味可口的餅,並且靠著賣餅的錢將妻子贖回,於是,後來的人就將這種餅稱為老婆餅。
另一傳說則是老婆餅由廣州蓮香樓首創,早年蓮香樓聘請了一位來自潮州的點心師傅,他把老婆在家鄉自製的冬瓜餅帶給酒樓其他師傅嘗試,其他師傅覺得好吃,於是蓮香樓便將之改良並推出,由於這是潮州師傅的老婆製作,便把它名為「老婆餅」。

--維基百科

Read more...

2009年3月8日星期日

2008國際中餐筵席爭霸賽

堪稱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食神爭霸賽-2008國際中餐筵席爭霸賽,台灣隊先摘金後奪銀,打敗多國好手,贏得初賽第一名,最後,拿到「御廚」亞軍,為國爭光。此時正當台灣即將開放兩岸觀光,台灣美食原本就是聚焦點,名廚們發揮團隊精神,讓台灣美食在國際露臉,值得大家為他們加油鼓掌。
這次赴新加坡比賽的台灣隊伍,都是國內餐飲界的佼佼者。在台灣米其林美食協會號召之下成軍,總教練是宜蘭渡小月餐廳的董事長兼主廚陳兆麟,他的廚齡最長,功力深厚,國宴,小吃都擅長,見多識廣,他的菜總是能讓賓客耳目一新。
隊長是西班牙小酒館與隱私房廚藝總監周維德,35歲,擅長西餐與盤飾設計 。這次擔任隊長,壓力很大,因為這畢竟是中餐筵席爭霸賽,但是,選他當隊長,就是希望中餐能夠跳脫傳統的框架,強化國際競爭力。
團隊陣容中的三大台柱,花蓮銘師父餐廳負責人莊忠銘,55歲,擅長從台灣本土食材中找到新創意,是中餐界老師級的人物,也是這次參賽團員中比賽經驗最豐富,扮演智囊團的角色。
璞石麗緻溫泉會館行政主廚趙曉昱,32歲,擅長日本料理,年紀最小,鬥志最旺。
宜蘭渡小月餐廳行政主廚邱清澤,42歲,擅長中式料理,煎煮炒炸燉,中式廚房裡的武場文戲都難不倒他。
最難能可貴的是,這一回比賽,中西日式料理的主廚一起合作,老中青三代主廚沒有輩分之分,團隊合作,而且,比賽菜餚中,用了許多台灣道地食材,例如宜蘭膽肝,花蓮迷你洋蔥,甜當歸,竹炭粉,新竹風城仙草,鳳梨酥,經過重新演譯,組合,把台灣的食物,帶上國際比賽的高度,讓更多外國朋友認識台灣之美,也讓台灣人更珍惜自己腳下這塊土地所蘊育的美味。
現代台灣料理VS新加坡「新亞洲料理」
初賽共有九隊,台灣主廚的好手藝,讓大陸,香港,馬來西亞,印尼,的選手也甘拜下風,最後台灣隊和另外兩組新加坡隊一起進入決賽。
近年來,國際人士用「新亞洲料理」來定義新加坡料理的風格,在新亞洲理的設計中,經常前菜端上日本菜,主菜則以中國料理,或法式料理,或印度料理前後呈現,甜點又來自不同菜系。這種創意,來自於截長補短,即可避掉單一菜系無法做到面面俱到的弱勢,又可挑選不同菜系的優勢整合推出,頗能滿足費者嚐鮮,好奇的心態。
新加坡隊去年參加中華美食展的世界廚藝競賽,就是用「新亞洲料理」的招數,贏得各國評審青睞,拿下冠軍。這次新加坡是地主國,也是主辦國,推出新生代兩隊人馬,統統進入決賽,等於是新亞洲料理和現代台灣料理,兩強對峙的緊張局面。
現代台灣料理是什麼?我們可以從比賽的菜餚中,找到一點蛛絲馬跡。
得到評審最高評價的「膽肝三吃」,第一吃,用宜蘭的地方名產膽肝與鮮奶油,做成膽肝慕思,並灑上焦糖開心果增加甜脆口感,像個西式下午茶甜點,第二吃是用膽肝灌製的熱香腸,切成薄片,再捲入調味的番茄洋蔥丁,並且佐以三星青蔥絲,第三吃是純粹膽肝佐芝麻薄餅與蘋果丁。
還有一道「香煎玉露珍珠」則把小吃白菜魯,豬血糕也送上了頂級宴席。其實,主角是紅燒鮑魚,但光吃鮑魚太無趣,所以,主廚用了義大利天使細麵塑形油炸成食器,再裝入白菜魯,豬血糕則是油炸之後再切碎,淋上了鮑汁,既親切又華麗。
我最喜歡的是水波蛋佐日曬番茄『圖』充分運用台灣的食材,麻油菠菜與蜜餞醬汁。透過蒸烤炒煮,把食材最天然單純的美味表現出來。至於隊長周維德最滿意的是甜點鳳梨酥,他將鳳梨酥的元素,鳳梨醬,奶油酥餅,巧克力餅,分離,打碎,解體,變成顆粒,粉末,果泥,再排列組合成一幅如流水般的盤飾,是很大膽的嘗試。
資料來源 新加坡FHA

Read more...

世界中餐名廚交流協會

2007年4月
200多位來自世界15個國家和地區的中餐名廚,聚首香港中華廚藝學院,交流廚藝,為在全球弘揚中華烹飪文化共獻良策,同時宣布成立世界中餐名廚交流協會,由中聯辦秘書長趙廣廷,國際知名的香港名廚、該會名譽主席鍾錦、楊貫一以及形象大使梁文韜主禮。在年會上,上海媒體《新民晚報》代表與世中廚會代表簽訂了合作意向書。
全國飲食業年收入逾萬億元
 世界中餐名廚交流協會創會會長李耀雲指出,內地2006飲食零售額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高達10,345點5億元(人民幣,下同),上海達到452.2億元,增長29%,位列內地大城市之首;而超過100億元的城市有28個;超過200億元的有5個,包括上海、北京、廣州、天津和成都。他指出,中國的經濟騰飛,其中也有數百萬廚師的貢獻。
 該會總幹事姚榮銓時表示,香港餐飲業發達,美食品種繁多,而且香港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堪稱「國際美食天堂」。世界中餐名廚交流協會選擇在香港成立,是希望利用香港這個平台,推動中華美食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發展,並吸收西方美食文化的精華,進一步提高中餐廚藝。該會會員分別來自美國、英國、法國、荷蘭、瑞士、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內地、台灣、香港、澳門等地。
創會宗旨弘揚中華烹飪美食
 世界中餐名廚交流協會是在香港註冊的非牟利社團,由全球各地從事中華烹飪文化、烹飪技術研究與教育的國際知名廚師、學者和飲食業經營者組成。該會旨在弘揚中華美食,推進烹飪技藝創意出新,提高中餐廚師在國際上的地位,培養新生代中餐人才,推動中國烹飪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發展,讓環球人士得以共享中華美食。

世界中餐名廚交流協會:
永久名譽主席:鍾錦 名譽主席:楊貫一、林德來 國際大使:梁文韜、會長:李耀雲

Read more...

2009年3月7日星期六

2007世界廚藝邀請賽

2007年8月 兩年一度的台灣美食展「世界廚藝邀請賽」進行總冠軍賽,新加坡中廚協會隊以創意和精度十足,贏得冠軍獎。

共有八個國內外隊伍來參賽,經過初賽、準決賽,由北台灣的米其林隊 (A隊)與新加坡的中廚協會(B隊)爭奪冠亞軍,兩隊須在270分鐘間內,依據主辦單位提供的食材、器皿做出包括前菜、主菜及甜點等六道菜,以考驗兩隊機智與團隊精神,為比賽公平性,主辦單位邀請七位來自美、法、港、夏威夷、台灣等專家擔任評審。

第一道前菜,新加坡推出生蠔魚捲還有xo醬炒時蔬,台灣隊的名字取得美,叫做醍醐時尚拼。
第二道湯品,清蒸豬肉拌魚餃,對上台灣虱目魚的珍味燈籠花。
接下來三道主菜,鮮蔬醬汁軟絲捲,百合醬蛤蠣,台灣懷舊尚糕楂,家禽類,新加坡厲害了,咖啡醬也能拌鴨胸,台灣的是小火過油的懷舊鴨三杯。
黑醋栗醬豬肉捲,台灣的是鳳凰拌時鮮,最後的甜點,新加坡湯圓棗泥,台灣推出杏仁豆腐。
台灣米其林兩年前就敗給新加坡,這次依舊鎩羽而歸,評審說,其實兩邊創意跟擺設都不相上下,就在味道方面,台灣輸了兩道,再度飲恨。
最後「世界廚藝邀請賽」,由新加坡隊拿下廚神封號。是第二次獲得世界廚藝賽的總冠軍, (上次是2005年),新加坡贏在多點創意。
評審之一的恰克博士(Dr.Chuck,克林頓觀光旅遊會議管理首席顧問 )表示,雙方料理都相當美味可口,但是新加坡隊菜色變化層次多,融合西式與星馬泰等東南亞風味,相較之下,台灣隊菜色大都是正統中華口味,稍顯單調。評審艾哲庸(澳洲旅遊局顧問 )則認為,新加坡隊的香料很特別,味道讓他印象深刻。
來自新加坡的王添祿團隊,蟬聯「食神」頭銜,喜悅寫在臉上,但王添祿也指出,台灣選手在擺盤、口味上比去年進步相當多,加上隊員因連續比賽生病影響表現,讓他壓力很大,幸好最終還是拿下冠軍,他認為往後台灣隊讓人相當期待。
台灣米其林隊總教頭陳兆麟表示,王師傅認真、用心,有國際觀,又願意和台灣分享交流,值得肯定。 --綜合網上資料

Read more...

2009年3月4日星期三

涼茶舖

涼茶舖,又名涼茶店,是售賣涼茶的商店,有些設有座位,亦有些是中醫館、中藥行兼賣涼茶。歷史在1960至1970年代左右的香港,涼茶店不只是喝涼茶的地方,還是休閒場所,人們會在店裡聽歌、集體看電視、約會、社交的地方。當時唱片的價格並非一般市民可以負擔,唱機也不普及,而涼茶店設有點唱機,可點播當時流行的貓王和Beatles歌曲。年青人常會投幣進點唱機點唱給朋友來憑歌寄意。當時很多人家中仍未有電視機,涼茶店也成為附近街坊集體看電視的地方,他們往往買一碗涼茶,然後一直留連至接近凌晨,即電視台收台為止。後來電視、唱片的普及,涼茶店的主要功能也有消閒、社交回到售賣涼茶,除涼茶外還推出其他中藥保健食品如龜苓膏。後來又有些涼茶舖兼賣甜品而在中國大陸,有些是以醫療保健為主打的涼茶店,專門按照客人健康狀況為客人提供適合的涼
關於涼茶

Read more...

鍾錦-永遠的『廚皇教父』


鍾錦 (1942年-2008年1月22日)香港廚師、企業家,東海海鮮酒家及海都海鮮酒家始創人。他在飲食業屢獲殊榮,故有「錦哥」、「廚皇教父」、「廚神」、「慈善廚皇」等尊稱............

Read more...

中廚吃香, 香港報讀人數大增

香港失業率急速飆升,當大學畢業生正「頻撲」搵工愁出路時,中華廚藝學院一班中廚畢業生,卻憑著一技傍身不愁出路,在逆市下有近百分百的高就業率,更有學員以逾萬元獲聘,媲美大學畢業生。飲食業界人士指出,中廚人手需求大,但人手短缺,因此甚為吃香。學院預計,今年報讀人數將會增加。 經濟不景,畢業生就業情況堪虞,但中華廚藝學院一批「初級中廚師證書課程」畢業生,卻能達到近百分百的高就業率。剛完成「初級中廚師證書課程」的畢業生王德天高興表示,未畢業已獲得沙田一間酒店聘用,薪金更超乎他的理想,較一般八千五百元的基本薪酬多出很多。他說,下月二日便會正式投入工作,整個求職過程順利,對前景都充滿信心。 王德天說,中五畢業後曾就讀其他機構舉辦的西廚課程,但偶然下想到學習煮中菜,便報讀了中華廚藝學院的「初級中廚師證書課程」。他說,課程中學習了很多基本知識,加上曾到機構實習,為他的就業都作好了準備。 飲食業職工總會主席袁福和表示,整個中餐飲食業對中廚人手需求大,但人手短缺,所以中廚畢業生一般都不愁出路。「加上普遍中廚畢業生年紀輕、工資較低,行內對這些畢業生都有渴求,令他們就業機會良好」。他說,金融海嘯下,相信有更多人會報讀這些課程。 中廚協會會長曾超烈表示,自有專業中廚課程後,由於學生經過訓練,質素都有一定水平,所以行內多在學院內招聘,或許是這緣故下,令這些畢業生都有較好就業機會。 中華廚藝學院總監黃偉中表示,今屆「全日制初級中廚證書課程」及「酒店中式餐飲服務證書課程」的畢業學員,即時就業率維持在近百分之一百的高水平,雖然今年經濟將會帶來考驗,但飲食業一向是本港經濟的中流砥柱,相信前景仍是樂觀的。中華廚藝學院又估計,經濟不景下,相信今年報讀人數將會增加。

Read more...

2009年3月3日星期二

關於味精

味精是調味料的一種,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英文Monosodium Glutamate(通常以MSG之)。
谷氨酸鈉是一種氨基酸谷氨酸的鈉鹽。是一種無嗅無色的晶體,在232℃時解體熔化。谷氨酸鈉的水溶性很好,在100毫升水中可以溶解74克谷氨酸鈉。
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鮮味,在中國菜裡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湯和調味汁。

味精于1909年被日本味之素公司所發現,並申請專利。純的味精外為一種白色晶體狀粉末。當味精溶于水(或唾液)時,它會迅速電離為自由的鈉離子和谷氨酸鹽離子(谷氨酸鹽離子是谷氨酸的陰離子,谷氨酸則是一種天然氨基酸)。
更多關於味精

Read more...

鑊氣

鑊氣是指由鑊所烹調的食物,並運用其猛烈的火力保留食物的味道及口味;並配合適當的烹調時間,帶出精華;制成色、香、味、形俱全的菜餚。
當恰當地烹調時,食物味道及口味的精華都被烹調出來,稱為「有鑊氣」。要烹調「有鑊氣」的食物,必須要利用猛烈的火力烹調;並要快速地拋起鑊裡的食物。具體而言,當食物受極高的溫度烹調(超過攝氏200度,亦即是大約華氏400度),便會發生焦化反應及美拉德反應(又稱非酶棕色化反應)等化學變化。人們經常使用大量的食油提高食物的鑊氣;食物因而變得油膩,但亦因此替食物加添色彩。
--维基百科

Read more...

乾炒牛河

乾炒牛河乾炒牛河是廣東菜色的一種,以芽菜、河粉、牛肉等炒成。在廣州、香港以至海外的粵菜酒家、香港的茶餐廳,乾炒牛河幾乎成為必備的菜色。
有說乾炒牛河首先於抗日戰爭的廣州出現,第一個炒乾炒牛河的人叫許彬。許彬在抗日戰爭爆發前,到湖南衡陽當廚師,及後戰爭爆發,日軍迫近武漢、長沙等地,衡陽亦受威脅,許彬返回廣州老家。不過廣州也於1938年落入日軍手中。
許彬回到廣州後,與家人經營熟食檔為生。一晚,檔中豆粉用完,有一個偵緝隊頭目到檔夜宵,點了濕炒牛河。許彬的哥哥因檔中沒有豆粉,又因晚上宵禁,不能往外購買,拒絕炒製。頭目氣上心頭,拔出手槍要脅。許氏兄弟的母親立時打圓場,並著許彬炒河粉。許彬隨即想到乾炒:先用油鍋爆香葱頭,然後把河粉、芽菜及泡過油的半熟牛肉下鍋炒製。當頭目嘗過乾炒牛河後,稱其一絕,許家免了一場災難。後來許家的熟食檔,成為廣州第一家售賣乾炒牛河的食肆。
乾炒牛河的主要材料河粉,又稱沙河粉,源自廣州沙河鎮。通常煮法是放湯,或炒製。炒製則分為加入茨汁的濕炒,和不加茨汁的乾炒。乾炒牛河的製法是先把嫩牛肉炒至半熟。然後下油,炒香芽菜及洋蔥,下河粉快炒,加入醬油及熟油,最後放入牛肉炒勻。乾炒牛河講究「鑊氣」,必須猛火快炒。要炒勻之餘,手勢不能太快,不然粉會碎掉。油的分量亦必須準確控製,不然會出油不好吃。因此乾炒牛河被認為是考驗廣東廚師炒菜技術的一大測試,手藝好壞一試便知。


Read more...

2009年3月2日星期一

中國人使用筷子的十二種忌諱

1、三長兩短: 這意思就是說在用餐前或用餐過程當中,將筷子長短不齊的放在桌子上。這種做法 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們管它叫“三長兩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為中國人過去認為人死以後是要裝進棺材的,在人裝進去以後,還沒有蓋棺材蓋的時候,棺材的組成部分是前後兩塊短木板,兩旁加底部共三塊長木板,五塊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長兩短,所以說這是極為不吉利的事情。
2、仙人指路: 這種做法也是極為不能被人接受的,這種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無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這在北京人眼裡叫“罵大街”。因為在吃飯時食指伸出,總在不停的指別人,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對方時,大都帶有指責的意思。所以說,吃飯用筷子時用手指人,無異于指責別人,這同罵人是一樣的,是不能夠允許的。還有一種情況也是這種意思,那就是吃飯時同別人交談並用筷子指人.
3、品箸留聲: 這種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裡,用嘴來回去嘬,並不時的 發出□□聲響。這種行為被視為是一種下*的做法。因為在吃飯時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種無禮的行為,再加上配以聲音,更是令人生厭。所以一般出現這種做法都會被認為是缺少家教,同樣不能夠允許。
4、擊盞敲盅: 這種行為被看作是乞丐要飯,其做法是在用餐時用筷子敲擊盤碗。因為過去只有要飯的才用筷子擊打要飯盆,其發出的聲響配上嘴裡的哀告,使行人注意並給與施舍。這種做法被視為極其下*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齒。
5、執箸巡城: 這種做法是手裡拿著筷子,做旁若無人狀,用筷子來回在桌子上的菜盤裡巡找,知從哪裡下筷為好。此種行為是典型的缺乏修養的表現,且目中無人極其令人反感。
6、迷箸刨墳: 這是指手裡拿著筷子在菜盤裡不住的扒拉,以求尋找獵物,就像盜墓刨墳的一般。這種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屬于缺乏教養的做法,令人生厭。
7、淚箸遺珠: 實際上這是用筷子往自己盤子裡夾菜時,手裡不利落,將菜湯流落到其它菜裡或桌子上。這種做法被視為嚴重失禮,同樣是不可取的。
8、顛倒乾坤: 這就是說用餐時將筷子顛倒使用,這種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謂飢不擇食,以至于都不顧臉面了,將筷子使倒,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9、定海神針: 在用餐時用一只筷子去插盤子裡的菜品,這也是不行的,這是被認為對同桌用餐人 員的一種羞辱。在吃飯時作出這種舉動,無異于在歐洲當眾對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樣的,這也是不行的。
10、當眾上香: 則往往是出于好心幫別人盛飯時,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飯中遞給對方。被會人視為大不敬,因為北京的傳統是為死人上香時才這樣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飯中,無異是被視同于給死人上香一樣,所以說,把筷子插在碗裡是決不被接受的。
11、交叉十字: 這一點往往不被人們所注意,在用餐時將筷子隨便交叉放在桌上。這是不對的,為北京人認為在飯桌上打叉子,是對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學生寫錯作業,被老師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質一樣,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以外,這種做法也是對自己的不尊敬,因為過去吃官司畫供時才打叉子,這也就無疑是在否定自己,這也是不行的。
12、落地驚神: 所謂“落地驚神”的意思是指失手將筷子掉落在地上,這是嚴重失禮的一種表現。因為北京人認為,祖先們全部長眠在地下,不應當受到打攪,筷子落地就等于驚動了地下的祖先,這是大不孝,所以這種行為也是不被允許的。但這有破法,一但筷子落地,就應當趕緊用落地的筷子根據自己所坐的方向,在地上畫出十字。其方向為先東西後南北。意思是我不是東西,不該驚動祖先,然後再將起筷子,嘴裡同時說自己該死。
以上所說的十二種筷子的禁忌,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應當注意的,作為一個禮儀之邦和古老的城市,通過對一雙小小筷子的用法,就能夠讓人們看到他那深厚的文化積澱。
--路邊社

Read more...

淺談廣府菜「粵菜」

廣府菜屬粵菜系,而粵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包括有廣府菜、潮州菜、客家菜、海南菜及廣西菜,其中以“廣府菜”為代表。廣府菜最大的特點為清淡、鮮美。
廣東烹調幾乎包括所有可食的食物。除了豬肉、牛肉、魚和雞外,還包括蛇、狸、狗、貓、猴、鼠、蝸牛、昆蟲、蠕蟲、雞腳、鴨舌、牛鞭和牛雜。著名菜式有五蛇、烤乳豬及冬瓜盅、老火湯。
粵菜雖然有不計其數的烹調方法,但是蒸、煎、炸是餐館裡最普遍的烹調方法,因為這種方式費時短,符合帶出鮮味的烹調哲學。

烹調的主要元素:
香料
粵菜的一個特色是它只會用很少的香料。大部份的廣東菜只用姜、蔥、糖、鹽、醬油、米酒、澱粉和油便夠了。只有烹調內臟時才會使加多一點如大蒜一類的香料。廣東菜間中會使用五香粉和白胡椒粉,但通常只用很少。習慣了其他中國菜的西方人,有時會認為廣東菜味道很平淡。
鮮味
粵菜很少有辣的菜色。辣的食物通常在四川、泰國等氣候非常熱,水質寒涼,食物容易變壞的地方流行。廣州有非常豐富的農業和水產資源,大量新鮮食品的供應及溫和的天氣,令廣東菜強調烹出自然鮮味,而不是將之淹沒。為提高食物的鮮味,廣東菜使用的豬、牛肉通常是來自即日被宰的豬牛。雞鴨經常是數小時前才宰殺,而魚更會被放在魚缸內,等顧客選擇後才烹調。有時廣東菜餐館中的待應更會把生猛的魚蝦拿到客人的桌前,以證明食物在烹調前還是活的。
海鮮
廣東接近海邊,烹調新鮮的活海鮮是粵菜的特長。在廣東人來看,香料是用來掩蓋過不新鮮的味道。新鮮的海鮮是無氣味的,所以最好的烹調方法是清蒸。以蒸魚為例,只需加少量醬油、姜和蔥,帶出海鮮的自然鮮甜味就可以了。多數餐館都會很喜歡用大蒜和香料去擺脫他們陳舊的海鮮存貨。所以說吃廣東菜有一個簡單法則:香料和食物的新鮮程度成反比。
由于嶺南地區氣候炎熱潮濕,因此人們愛喝湯滋身,這使得湯也成為粵菜的特色之一。粵菜裡的湯通常是由各種材料熬上數小時而成(因此被稱為“老火湯”),有時還會加入中藥。粵菜其中一種較大眾化的湯就是南北杏西洋菜豬肺湯。廣東人認為湯的精華都已在湯汁內,所以有些自命“識飲識食”的人會把煮湯後的湯料倒掉。不過,醫生和營養師通常都會在出席電視的婦女節目時否定這種見解。
乾貨
雖然粵菜廚師很注意材料是否新鮮,但粵菜仍然會使用幹貨和醃漬過的食物。一些廚師會結合使用新鮮材料和幹貨。幹貨通常都會先被浸泡在水中然後再烹調,譬如冬菇就是。或者幹貨會被烹調一段很長時間,例如幹鮑魚和幹貝。至於醃漬食物,不僅可以被保存得更久,有時它們還會因為有獨特的味道而更好吃。粵菜中常用的幹貨有: 冬菇 , 鮑魚 , 瑤柱, (乾貝), 海參, 花膠, 蝦米, 魚翅, 燕窩, 菜乾, 梅菜, 菜脯, 腐乳, 蝦膏, 魚露, 蠔油, 鹹魚, 臘鴨, 臘肉, 鹹蛋, 皮蛋.....等
在新加坡,因受福建及其他周邊民族菜式影響下,廣府菜並非主流。

Read more...

2009年3月1日星期日

新的開始

『新的開始』
歡迎參觀新加坡【香港之友】國際飲食協會之網頁
更歡迎閣下參與建設及提供意見
本會於2009年重新出發
也歡迎各界加入成為本會會員
(並不限於來自香港)

Read more...

美國政府一如大騙子馬多夫

Read more...

2009年2月28日星期六

法國權威飲食指南米芝蓮

法國權威飲食指南米芝蓮推出香港澳門 指南,四季酒店 的龍景軒成為本港唯一一間獲3星最高評級食肆。 以下為本港米芝蓮星級食肆

米芝蓮香港3星級食肆:

Lung King Heen 龍景軒(中環)


米芝蓮香港2星級食肆:

Amder (中環)
Bo Innovation ( 灣仔)
Caprice (中環)
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 (中環)
Shang Palace 香宮(尖沙嘴)
Summer Palace 夏宮(中環)
T'ang Cour 唐閣(尖沙嘴)

米芝蓮香港1星級食肆:

Fook Lam Moon 福臨門(灣仔)
Forum 富臨(銅鑼灣)
Hutong 胡同(尖沙嘴)
Lei Garedn (IFC)
利苑酒家(國際金融中心)(中環)
Lei Garden 利苑酒家(尖沙嘴東)
Ming Court 明閣(旺角)
Petrus珀翠(中環) 
Pierre(中環)
Regal Palace 富豪金殿 
銅鑼灣Shanghai Garden
紫玉蘭(中環)
The Golden Leaf 金葉庭(金鐘)
The Square 翠玉軒(中環)
Tim's Kitchen桃花源小廚(上環)
Yung Kee鏞記(中環)

米芝蓮評為豪華的港食肆:
Gaddi's吉地士(尖沙嘴)
米芝蓮評為高級舒適的港食肆:
Nicholini's意寧谷(金鐘)
One Harbour Road 港灣壹號(灣仔)
米芝蓮評為十分舒適的港食肆:
Zen采蝶軒(金鐘)
Hunan Garden 洞庭樓( 銅鑼灣)
Lawry's The Prime Rib ( 銅鑼灣)
Tott's Talk of the Town ( 銅鑼灣)
Cuisine Cuisine國金軒(中環)
Gaia (中環)H One (中環)
Hunan Garden 洞庭樓(中環)
jasmine Place(中環)
Peking Garden 北京樓(中環)
Sevva (中環)
The Folks 樂意居(中環)
Peking Garden 北京樓(太古城)
Pearl on the peak(山頂)
Cinecitta (灣仔)
Fu Sing富聲 (灣仔)
Grissini (灣仔)
Sabatini (尖沙嘴東)
Harbour Grill(紅磡)
Hoi Yat Heen海逸軒
Angelini (尖沙嘴)
Aspasia (尖沙嘴)
Prince王子飯店(尖沙嘴)
Spring Moon嘉麟樓(尖沙嘴)
Yan Toh Heen欣圖軒(尖沙嘴)
Ye Shanghai夜上海(尖沙嘴)
米芝蓮評為舒適的港食肆:
Man Ho萬豪殿 金鐘
Ruth's Chris Steak House 金鐘
Manor富瑤 銅鑼灣
Spring Autumn春秋 銅鑼灣
Tai Woo 太湖海鮮城 銅鑼灣
Tycoon Hotpot聚豪軒 銅鑼灣
Au belge(中環)
Chez Patrick (Soho)(中環)
Dot Cod (中環)
Goccia(中環)
Harlan's (中環)
Harvey Nichols (中環)
Inagiku (IFC)稻菊 (國際金融中心)(中環)
Isola (中環)
Lobster bar and Grill龍蝦吧(中環)
Lumiere亮明居(中環)
Mandarin Grill(中環)
M at the Fringe(中環)
Shui Hu Ju水滸居(中環)
Tsui Hang Village翠亨鸷(中環)
Va Bene(中環)
Yun Fu 雲府(中環)
Lei Garden 利苑酒家 
北角Chez Patrick (灣仔)
Eighteen Brook十八溪(灣仔)
JJ's(灣仔)
Sukho Thai崇都(灣仔)
Dong Lai Shun東來順(尖沙嘴東)
Inagiku(kowloon)稻菊(尖沙嘴東)
Les Celebrites名仕餐廳(尖沙嘴東)
Le Soleil (尖沙嘴東)
Sagano嵯峨野(尖沙嘴東)
The Mistral海風餐廳(尖沙嘴東)
The Royal Garden帝苑軒(尖沙嘴東)
Toh Lee桃季(尖沙嘴東)
Robatayaki爐端燒 紅磡
Yat Yung Heen逸東軒 佐敦
Lei Garden 利苑酒家 觀塘
Guangzhou Garden粵江春 旺角
Lei Garden 利苑酒家 旺角
Tokoro 旺角
Aqua 尖沙嘴
Celestial Court天寶閣(尖沙嘴)
Cucina (尖沙嘴)
Dynasty滿福樓(尖沙嘴)
Fook Lam Moon 福臨門(尖沙嘴)
Ginza銀座(尖沙嘴)
House of Jasmine八月居(尖沙嘴)
la Brasserie林柏軒(尖沙嘴)
Morton's of Chicago(尖沙嘴)
Nadaman 灘萬(尖沙嘴)
Nobu(尖沙嘴)
Peking Garden 北京樓(尖沙嘴)
Spasso(尖沙嘴)
Spoon by Alain Ducasse (尖沙嘴)
The Bostonian美岸海鮮廳(尖沙嘴)
The Steak House (尖沙嘴)
Unkai雲海(尖沙嘴)
Joia (西九龍)
Megu (西九龍)
Chuen Kee Seafood全記海鮮菜館(西貢)   
米芝蓮評為頗舒適的港食肆:
Jiang shan Xiao江山笑(金鐘)
Lippo Chiuchow 力寶軒(金鐘)
At Corner (銅鑼灣)
Jade Garedn 翠園(銅鑼灣)
Kiriyaki桐橈(銅鑼灣)
Modern China金滿庭(銅鑼灣)
Rice paper (銅鑼灣)
Wasabisabi山葵(銅鑼灣)
Water Margin梁山泊(銅鑼灣)
Xinjishi Shanghai新吉士(銅鑼灣)
Beo (中環)
Chilli Fagara麻辣燙(中環)
Hakka ye ye客家爺爺(中環)
Man Wah文華廳(中環)
ReiSushi鮨(中環)
Sushi Kuu壽司荢(中環)
Tru (中環)
Yellow Door Kitchen 黃色門廚房(中環)
Tasty 正斗粥麵專家 跑馬地
Sushi Kato 加藤壽司 北角
Palki皇轎  鰂魚涌
Palki皇轎 西灣河
Palki (Tin Hau)皇轎 天后
Senzuru千鶴 紅磡
Modern China 金滿庭 奧海城
Chesa瑞樵閣 尖沙嘴
Golden Bull 金牛苑 (海運大廈)尖沙嘴
米芝蓮評審團推介榜:
Ye Shanghai 夜上海(金鐘)
Farm House農圃飯店(銅鑼灣)
Ho Hung Kee何洪記(銅鑼灣)
West Villa西苑酒家(銅鑼灣)
Yee Tung Heen怡東軒(銅鑼灣)
Cafe Siam (中環)
Gunga Din's 金家美食(中環)
Jashan (中環)
Lian蓮(中環)
luk Yu Tea House陸羽茶室(中環)
Naozen(中環)
Tandoor(中環)
Tasty (IFC)正斗粥麵專家(國際金融中心)(中環)
Kin's Kitchen留家廚房 (天后)
Cheung kee祥記飯店(灣仔)
Golden Bauhinia金紫荊(灣仔)
1/5 Nuevo (灣仔)
Tasty 正斗粥麵專家(紅磡)
yat Yung Heen逸東軒(佐敦)
Crystal jade La Mian Xiao Long Bao(尖沙嘴)翡翠拉麵小籠包(尖沙嘴)
Yunyan雲陽閣(尖沙嘴)
Lei Garden利苑酒家(圓方)(西九龍)
米芝蓮評為供應本地美食的食府:
Chee Kei 池記(銅鑼灣)
Law Fu Kee 羅富記(中環)
Mak's Noodle 麥奀雲吞麵世家(中環)
Tsim Chai Kee沾仔記(干諾道)(中環)
Tsim Chai Kee 沾仔記(威靈頓街)(中環)
Dim Sum 譽滿坊( 跑馬地)
Wing Wah 永華雲吞麵家(灣仔)
Yeung's Noodle楊記麵家(灣仔)
米芝蓮澳門3星食肆:
Robuchon a Galera 法國餐廳
米芝蓮澳門2星食肆:
Tim's Kitchen 桃花源小廚
米芝蓮澳門1星食肆:
Imperial Court 金殿堂
The Eight 8餐廳
Tung Yee Heen 東怡軒
Ying 帝影

法註港領事
美食聖經
ViaMichelin
米其林指南

Read more...

『理 事 成 員』

Read more...

『會 章』

列 印

Read more...

『入 會 表 格』


Read more...
此網頁由 Chris Chau 創建

  © Blogger templates Psi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